浅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浅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什么是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简单理解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它是我们国家当前的工业发展战略,国家立足于工业发展现状,一方面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为落后,要追赶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另外一方面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引领新的变革,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所以国家创造性的提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手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业发展战略。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IMG_256

 

什么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国家工信部牵头,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推动两化融合建设,而编制的一套两化融合国家标准,企业通过贯彻与实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标准,能够规避信息化与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风险(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数据资源浪费、战略不明晰、项目实施靠领导拍脑门等等)。

 

IMG_257

 

国内都有哪些企业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从2014年发布到现在,全国总共1万多家企业开展贯标工作,目前有近5000家企业通过贯标。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全国甄选贯标试点企业,2014年第一批贯标试点企业选了502家,都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试点企业营收规模普遍在几十亿到几百亿。第二阶段,甄选地方(如福建省、广东省)试点企业,规模偏小,营收在10亿左右。第三阶段,发展推行阶段,企业规模大小不一。

所以当前而言,主要是制造型企业在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但是也有少数科技、服务型企业(如一些科研院所、软件开发、物流、物业管理等也有案例)。

 

企业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要求?

 

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企业适合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因为现在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几乎渗透于每一个行业。

国家也没有设定企业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门槛要求,不管企业所处行业属性,还是规模大小,只要企业想规范信息化与工业化建设,都可以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但是,从通过率角度看,符合以下条件时,通过率较大:

1、具备一定信息化水平,如ERP、MES、SRM、PDM、CRM、CAM等软件应用,哪怕只有ERP;

2、完整组织节架构:具有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分工职责(人事、财务、生产、品保等等);

3、信息化管理意识:企业主具有强烈意识开展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前景;

 

两化融合贯标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IMG_258

 

内在价值:企业在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供应商管理迫切就上个SRM项目,生产告急就上个MES项目,客户管理需求就上个CRM项目等等,没有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要求与标准,就容易造成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技术水平不符、高层一腔热血基层叫苦连篇等问题。因此,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科学的,体系化的梳理两化融合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风险,并通过体系规范与要求,帮助企业去规避这些问题与风险。

 

IMG_259

 

IMG_260

 

外在价值: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证书全国总共只有不到6000,目前大都是一些特大型、大中型企业,证书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与资质的证明;

(2)工信部要求地方分管单位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予以政策支持,如一次性补助通过贯标的企业(各地补助金额不一,不同行政级别补助金额不一,有些可以同时享受不同层级的补助,例: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摘自《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豫财企【2018】16号)

(3)申报项目,特别是经信口的项目,有一定的加分项,甚至是申报项目的必要门槛;

(4)评定采信,工信部正在推动金融机构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证书纳入企业的采信体系。

关于我们:聚顺通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中国两化融合联盟的咨询辅导推荐单位,同时也是中国两化融合联盟的会员单位,聚顺通目前已经为超过500多家工业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咨询服务。

相关内容